可持续建成环境研究小组(SBERG)

 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Research Group

竞赛·建筑 | 2022第十届未来设计师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(NCDA)全国总决赛荣获二等奖

2022/09/04

近日,在《2022第十届未来设计师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(NCDA)》竞赛中,由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同学们创作的作品《重庆轨道石马立交站TOD一体化设计—创意工坊与老青互助模式下的立体慢行TOD社区探究》获得了N1·TOD项目一体化方案设计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!


创作人员:周启明 杜晓晗 肖毓 叶洋天


指导教师:李传成 郭建

前期分析

区位分析:

此次设计位于重庆江北区石马河片区松石大道北侧,位于轨道交通4号线的细延伸段上,与规划中的21号线未来将形成换乘。

人群分析:

设计地区存在老龄化趋势,同时有年轻人逐渐流失的现象发生。同时也对周边的人群进行了分类,并对他们的行为特征与各类需求进行了调查与整理。另外,结合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,我们也对各类活动场地从使用频率、可达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估,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设计。

痛点分析:

1、场地缺乏活力且整体比较闭塞;

2、基地所在区域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同时青壮年存在一定比例的流失;

3、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同时公共空间又比较匮乏。

设计策略

基于场地存在的问题,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设计策略

产业多维开发:

根据片区定位,结合周边配套设施现状,进行商业、创意工坊、社区服务等功能置入,激发场地活力,为场地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解决当地各类设施不完善的问题。

地上地下综合开发:

通过地上地下的整体设计、综合开发,将公共系统中的便利换乘与城市慢行流线相结合,衔接站点周边小区。保证通勤便利的同时,兼顾周边中老年群体的生活体验,打破场地壁垒。

多层次生活空间:

利用地形高差,通过退台、下沉广场、空中廊道营造多层次的、立体空间,创造丰富的城市生活场景,满足多种人群对社区活动空间的需求。

功能复合提升品质:

将产业与服务功能进行合理布局,在整个大型社区中保证小片区也能够“五脏俱全”,提升社区的运行效率与社区品质。同时结合老青互助等社会帮扶模式减轻社区生活的负债压力、缓解周边地区中老年群体的陪伴、帮扶等需求,从而使社区及其周边地区更好地运转。